青年時代的毛澤東,正趕上了1919年至1920年在中國出現(xiàn)的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的高潮,他的同學和好友蔡和森、蕭子升、蕭三以及他尊敬的老師,當時已經(jīng)43歲的徐特立在這個時期紛紛出國,而在湖南赴法留學工作中出力最多的毛澤東留在了國內(nèi),他為什么沒有赴法勤工儉學呢?這首先與毛澤東“為了實現(xiàn)目的,天涯海角都要去人”的想法有關(guān)。青年毛澤東和他那些志同道合的同志有著“改造中國與世界”的理想。特別是毛澤東在這期間在北京接觸了李大釗等人后,他認真研究了俄國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,他正在向著馬克思主義的方向發(fā)展。這時的毛澤東考慮問題就比別人要深一些、遠一些。他認為:“于今尚有一個問題,也很重大,就是‘留學或做事的分配’?!彼€考慮到:“我們要想達到一種目的,非講究適當?shù)姆椒ú豢?,這方法中間,有一種是人怎樣分配。原來在現(xiàn)在這樣‘才能’的時候,人才最要講究經(jīng)濟,不然,便重疊了,堆積了,廢置了?!标U述了這一想法后,毛澤東又說:“我們同志應該散于世界各處去考察,天涯海角都要去人,不應該堆積在一處。”“各方面都應該去打先鋒的人”。毛澤東送走他的好友和同學之后,他自己不想出國嗎?答案是否定的,毛澤東是想暫不出國。對此,毛澤東說:“我覺得求學實在沒有‘必要在什么地方’的理,‘出洋’兩字,有好些人只是一種‘迷’。中國出過洋的總不下幾萬乃至幾十萬,好的實在很少。多數(shù)呢?仍舊是糊涂,仍舊是‘莫名其妙’,這便是一個具體的證據(jù)?!币虼?,他想“暫時留在國內(nèi)研究各種學間的綱要”。他還列出了暫不出國的目的和好處:看譯本較原本快迅得多,可于較短的時間求到較多的知識;世界文明分東西兩流,東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內(nèi),要占個半壁的地位,然東方文明可以說就是中國文明,吾人似應先研究過吾國古今學說制度的大要,再收西洋留學才有可資比較的東西;吾人如果要在現(xiàn)今的世界稍為盡一點力,當然脫不開“中國”這個地盤,關(guān)于這地盤內(nèi)的情形,似不可不加以實地的調(diào)查及研究。這層功夫,如果留在出洋回來的時候做,因人事及生活的關(guān)系,恐怕有些困難,不如現(xiàn)在做了,一來無方才所說的困難,二來又可攜帶些經(jīng)驗到西洋去,考察時可以借資比較。
在1919年五四運動大潮的沖擊下,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思想文化界形成了主流。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深深地影響了中國的先進人士。毛澤東通過認真研究,他認為:“我覺得俄國是世界第一個文明國。”所以,他在《致陶毅信》中說:“彭璜君和我,都不想往法,安頓往俄。”從1920年初起,毛澤東就在為赴俄國留學做積極準備。但是,俄國十月革命后產(chǎn)生的蘇維埃政權(quán),開始時并不穩(wěn)固。這是由于帝國主義聯(lián)合起來對它進行武裝干涉,舊沙俄的軍隊也發(fā)動叛亂,占領(lǐng)了俄國的遠東地區(qū)。這樣中俄之間的交通也就中斷了。毛澤東在1920年6月7日《致黎錦熙信》中曾說:“同住有意往俄,我也決去,暫且自習,一年半或二年后,俄路通行既往?!笨墒?,隨著中國革命形勢的發(fā)展,特別是組建長沙共產(chǎn)黨小組及社會主義青年團等繁重工作,毛澤東出國留學的計劃最終沒有能夠?qū)崿F(xiàn)。